【二十周年校庆系列讲座】外交学院武波教授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讲学
发表时间:2024-12-16 浏览量:12 信息来源:外国语学院 作者:王钊东 编辑:孙康康 审核人:白静
12月5日下午,外交学院武波教授应邀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为师生作学术讲座,主题分别为“翻译中国——内容、原则及方法”和“外语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准备”。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小兰主持,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。
第一场讲座在3301教室举行,主题为“翻译中国——内容、原则及方法”。武波深信,翻译中国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,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环节。他强调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实质上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伟大复兴。中国文化能够屹立不倒,得益于其三大基石:道统、和合与礼教。道统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,和合则体现了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论,而礼教则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。他认为,翻译中国应当遵循三大原则:首先,要明确“内外有别”,区分国内与国际的表达方式;其次,“译随境变”,根据不同的语境灵活调整翻译策略;最后,追求“最大公约与最佳对称”,力求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内涵上的高度契合。武波主张翻译需采取两大方法策略:一是“迻文译化大翻译”;二是“原汁原味与异化优先”,在保留原文风味的基础上,优先采用异化策略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武波在讲座中旁征博引,深入阐述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,强调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。他指出,回归经典与正本清源是翻译中国的必由之路,唯有如此,方能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。
通过此次讲座,外国语学院师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,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当前外语翻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。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坚定学习信念,还激发了他们围绕“翻译中国”与“文化翻译”主题,积极探索个人兴趣领域的热情,为未来的学术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第二场讲座在敏行楼A409举行,主题为“外语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准备”。首先,武波教授根据自身在求学、科研以及项目申报过程中的丰富经历,着重强调了外语教师要具备充足的学力和学养,积极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,勇于申请各类科研课题。武波教授特别推荐了一系列外语科研领域的权威参考书目,并强调研究视野应紧跟时代步伐,努力与国际学术前沿保持同步。此外,他还建议教师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学术会议,通过这些平台与同行深入交流科研心得,从而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学界人际关系网络。最后,基于自身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的经验,武波教授详细分享了关于文献综述撰写、选题方向确定、选题意义阐述以及研究热点把握等方面的个人心得,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写作指导。
李小兰对武波教授的莅临表达了感激之情,并寄语全体教师继续弘扬外语教师自强不息的治学精神。她鼓励大家总结并借鉴武波博士分享的研究经验,紧密关注国家政策导向,不断丰富自身的学术积累。李小兰最后强调,教师们应积极主动地申报各类研究课题,不忘肩负的文化传播使命,致力于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舞台。